找到相关内容96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心锽

    不肯勤劳努力,但求温饱而已,博爱的性能亦不愿意发挥了。所以今后的经济制度,最好是用制产制度,财产人民可以私有,但是政府应加以限制,不得超过一定额数。人民的享受,依他自己的努力和不努力,可以有不同。但是不...

    仁知居士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73086996.html
  •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“返本开新”

    旨,今后佛徒不必空口说白话,应当以实际行动,使佛教的慈悲变成现实。正如同基督教的宣传,他们创办医院、学校,使博爱之旨实惠众生。我们虽然信仰不同,但是对其所举办的社会事业,不能不赞许。另外,佛教教化人生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慈善|返本开新|现代中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55293214.html
  • 利生法师:《有神论与无神论》

    ,因为人的本质就是“理性、意志、良心”。其中理性是知,意志是能,良心是爱。人借助于想像力,将理性夸大为全知,将意志夸大为全能,将良心夸大为博爱。这样,人的本质就从人那里被抽取出来,变成一种与人相异的...

    利生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4695615.html
  • 神圣化还是世俗化——佛教慈善何去何从?

    包括福德,福德内无功德,福中无慧,慧中有福;修福如不著相即是功德,有为是福德,无为是功德。   三.关于“慈善”   关于“慈善”的概念,中国人古已有之。博爱为慈,乐举为善,以慈行善。   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1596092.html
  • 六祖禅宗的历史地位与中华文化

    部分(即上述“自由”、“平等”、“博爱”)则将有发扬光大之趋势,盖可以断言也。   六祖学说两大特性:“现世精神”与“实践悟性”   六祖学说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,几个重要的特点我们必须提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340596381.html